為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推進綠色農業的革新,探尋稻米產業綠色發展之路,5月25日,由益海嘉里主辦、盤錦市政府大力支持的金龍魚大米生態基地開耕啟動儀式在盤錦隆重舉行。現場嘉賓們與農戶一起下田插秧,近距離體驗了傳統與現代結合的智慧生態農耕。守護中國大米好品質的心愿,已被播撒在金龍魚大米盤錦生態基地的土地上,并隨著綠色農業的新風從北到南,吹向位于稻米核心產區的金龍魚大米全國29處生態基地,并在此落地生根。金龍魚大米尋味智慧生態農耕之美“流動田園”計劃同期啟動,將把這一美好心愿帶到城市中的千家萬戶。
金龍魚水稻循環經濟模式,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產業升級
隨著近年農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綠色生態農業愈發引起全社會的重視。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就指出,要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同時要加強農業科技研發,尤其要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和循環利用技術模式。
對于現代綠色農業的發展,優勢企業的創新實踐有著很強的推動力。為了改變中國稻米產業長期的粗放式經營模式,益海嘉里把握時代脈搏,投入過億研發資金,八年磨一劍打造了全球領先的 “金龍魚大米產業鏈創新技術”,將大米的美味、安全和環保科技融入到加工的各個環節。此舉一方面為百姓提供優質、安全、美味的金龍魚大米,另一方面遵循“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惠農利民”的理念對加工出的副產品采取“吃干榨凈”式的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為我國大米產業探索出了一條可實現循環增值的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新路徑。這種代表世界領先水平的益海嘉里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在“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下,將為中國稻米行業的崛起帶來新的機遇,并通過創新技術的輸出,擴大中國的全球影響力。
“益海嘉里近幾年推進基地化建設和‘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在盤錦設立生態基地,獨特的‘蟹稻共生’種植模式合理利用了盤錦的自然優勢,有力推動了盤錦的特色生態農業發展。”出席儀式的盤錦市副市長王永威對于益海嘉里在盤錦的大米產業創新實踐給予了充分肯定。
金龍魚堅守“好基地出好米”,盤錦基地推廣“蟹稻共生”生態種植模式
此次金龍魚大米在盤錦開耕,在響應綠色農業發展政策的同時,也向行業分享了其實踐傳統農耕智慧“蟹田稻”的成功經驗。“金龍魚大米盤錦生態基地‘蟹稻共生’模式充分發揮稻蟹之間的互利共生關系,創造生態效益的同時也創造了經濟效益。”開耕儀式現場,盤錦市種子站站長徐春和對金龍魚大米的智慧生態農業實踐表達了贊賞之意。金龍魚大米遵循和諧共生的傳統農耕智慧,秉持“好基地,出好米”的理念,已在全國29處優質水稻產區建立了生態基地,遼寧盤錦、黑龍江五常、江蘇射陽等核心基地所處產區,都擁有大米國家地理保護標志,而且處于國家生態示范區,水稻生長環境得天獨厚。不僅如此,金龍魚百里挑一精選純正稻種,部分基地還根據各自的自然條件推廣鴨田稻等生態模式。生態孕好土,良種出好稻,金龍魚大米生態基地產出了金龍魚原香稻、金龍魚蟹稻共生盤錦大米等一系列明星產品,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因此益海嘉里小包裝米已連續多年達成市場份額占有率第一。2015年中國糧油學會舉辦的中國優質稻米發展研討會上發布的世界優質大米食味值測評報告顯示,金龍魚原香稻在食味上達到了日本A等級大米品質,并且具有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特有香味。
此次開耕儀式上,金龍魚大米還與盤錦市農業合作社現場簽訂了水稻訂單農業合作協議,保障生態基地的所有水稻從選種、田間管理、收割、生產、運輸等各環節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產出的大米品種純正、品質如一;同時讓稻農分享到加工銷售環節的收益,增強了農戶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
生態基地的建設和訂單農業的推廣,為金龍魚大米創新產業鏈打好了前端基礎,而后端的加工環節是整個產業鏈條的重中之重,也是解決產業與資源、生態環境之間矛盾,實現綠色生產方式的核心環節。目前,益海嘉里創新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通過打造優質、安全的大米種植基地,實現了優質大米的原糧供給和稻米產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尋味智慧生態農耕,人魚夫婦開啟金龍魚大米“流動田園”計劃
本次開耕儀式倡導生態友好可持續、安全健康有營養的智慧飲食方式,引起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安徽衛視《誰是你的菜》欄目攜手鐘麗緹、張倫碩夫婦出席了本次開耕儀式。他們作為城市家庭的代表,通過田間生態瑜伽,趣味插秧體驗,表達了城市人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生態田園的向往,以及追求營養和健康的大米消費理念。而金龍魚大米產自環境極佳的生態基地,通過科學的種植方法保障了大米的安全、健康及營養,成為鐘麗緹夫婦家庭中主食的首選。
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消費需求,以這場開耕儀式作為開端,金龍魚大米尋味智慧生態農耕之美“流動田園”計劃正式啟動。金龍魚大米創造性地將 “智慧農耕”濃縮于“流動田園”直通車當中,在這里不僅可以近距離體味到中華傳統農耕智慧,還可以探尋小小稻米如何變身為營養豐富的食用油、稻殼用于發電、減緩霧霾,副產品可凈化水、還能做環保輪胎……滿載驚喜和福利的“流動田園”直通車,將為水泥森林中的城市人群帶去純凈的田園味道。據悉“流動田園”直通車將于6月率先登陸北京和天津,讓兩大城市居民近距離體驗智慧農耕生態之美,體會為何選好米有“稻”理。
服務熱線:400-616-5757
聯系電話:021-31199999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博成路1379號金龍魚大廈
公共事務郵箱:contact@cn.wilmar-intl.com
ESG聯絡郵箱:Sustainability-Yihaikerry@cn.wilmar-intl.com
Copyright ? 益海嘉里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2009 京ICP備:1202506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