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新冠肺炎疫情而推遲了2個多月的2020年全國兩會5月底順利召開。為了應對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沖擊,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2020年GDP增速不設具體指標,但是有一項工作沒有放松,那就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按照中央此前的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要確保2020年底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盡管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一些難以預料的影響因素,但是,政府工作報告仍然強調,今年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這體現了中央對脫貧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堅決履行承諾的決心。
在篇幅大幅縮減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論述脫貧攻堅和三農工作的內容仍然占據了一個小節的篇幅。在這一小節中,中央政府提出了決勝脫貧攻堅的具體思路,包括對農民工穩崗就業,開展消費扶貧行動,支持扶貧產業恢復發展,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等等。落實好這些扶貧舉措,特別是消費扶貧、扶貧產業恢復、穩崗就業等,需要發揮各種市場主體的力量,尤其是貼近農業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
產業扶貧支撐消費扶貧 推進農業轉型升級
疫情發生以來,傳統的農產品流通鏈受到了較大影響,不少地方的時令農產品滯銷,農民面臨著巨大的損失。電商平臺紛紛推出愛心助農行動,通過流量傾斜、價格補貼等,拉動消費者網購農產品,幫助農民增收,解了農民的燃眉之急。
不過,對于那些需要進行加工才能進入消費者餐桌的農產品,還需要發揮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作用,連接農民和消費者,推動農業供給側提質增效,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優質農產品的同時,讓農民獲得更多的收益。這方面,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有著獨特的優勢。益海嘉里在河北蔚縣的愛心小米精準脫貧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河北蔚縣的小米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幾百年前就成為貢品享譽京城,被列為“四大貢米”之一。然而由于銷售渠道有限等原因,蔚縣小米產業一直不大,農民收入有限,蔚縣長期位列國家級貧困縣。2013年起,益海嘉里員工和社會愛心人士開始結對幫扶蔚縣果莊子小學貧困學生,在幫扶過程中,發現了蔚縣的優質農產品——小米。2015年起,益海嘉里溢價收購了果莊子貧困家庭的谷子,封裝成小袋“愛心小米”,由公司員工認購,將溢價部分全部返還給當地貧困農戶。2017年,益海嘉里集團董事長郭孔豐親赴蔚縣考察,正式發起小米產業精準脫貧項目,建立了訂單種植、溢價收購、品牌營銷、利潤返哺的蔚縣產業精準脫貧模式,深度參與貧困縣產業脫貧攻堅工作。2018年在蔚縣投資建成萬噸級小米加工廠,幫助蔚縣政府將貢米產業打造成特色扶貧產業,形成小米生產基地種植、合作社組織收購、金龍魚品牌銷售等環節的產業鏈,輻射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
2019年9月8日,益海嘉里與蔚縣政府合作,捐資4500萬元在扶貧搬遷人口聚居區建設的一所六軌制、1600名學生規模的高標準的公益小學——蔚縣益海小學正式投入使用,現有14個教學班。2019年11月,與之配套的蔚縣益海助學中心也啟用,可容納100多名孤兒的助學中心,幫助緩解當地教育資源匱乏和孤兒教育管理難題。
在益海嘉里等愛心企業的幫扶下,通過蔚縣民眾的不懈努力,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政府正式宣布蔚縣脫貧摘帽。2019年,益海嘉里在河北蔚縣的愛心小米產業精準脫貧實踐入選了國家扶貧工作領導部門評選出的企業扶貧50佳案例。
除了蔚縣,益海嘉里還積極挖掘其他貧困地區的特色農業資源,助力農民脫貧。2018年,益海嘉里在興安盟合資建立集團首家制糖企業——內蒙古荷豐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展甜菜產業,帶動當地脫貧減貧。在黑龍江五常、遼寧盤錦等29處優質大米產區建立生態種植基地,與農戶簽訂種植訂單,提升了水稻的品質,讓農戶增收增產。在山東,益海嘉里(兗州)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在當地建立了原料生產基地,推廣種植優質小麥46萬畝,通過“公司+合作社(協會)+農戶(農場)”的訂單農業運營模式,讓農民降本增效。
消費扶貧的背后,其實是產業扶貧。農產品加工流通企業發揮自身的優勢,將貧困地區的農業產業和消費者更好地連接起來,促進農民增收脫貧。通過訂單農業、農產品精深加工、品牌產品銷售及服務于一體的“三產融合”機制,益海嘉里的產業精準脫貧模式可推廣、可復制。充分踐行“前端惠農、后端惠民”,不僅助力中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推動農業轉型升級、共同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也有積極作用。
穩崗就業 扶貧扶智 為脫貧攻堅貢獻一份力量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繼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全力讓脫貧群眾邁向富裕。貧困群眾脫貧后,對美好生活、鄉村振興必然會有更高的需求,需要不斷提高農民生活條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教育狀況,保障脫貧地區繼續邁向富裕,避免返貧。
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六保”“六穩”排名第一的目標,是保就業。對于貧困戶來說,保就業尤其重要,只有保住就業,有了收入,才能保證基本生活,才可能脫貧。
保就業,益海嘉里也在行動。益海嘉里遍布全國各地的100多家加工企業,有不少靠近糧油主產區,這些企業,為當地農民直接、間接提供了不少就業崗位。面對疫情,益海嘉里積極復工復產,并不斷加大在祖國的投資,一批新的項目投產,一批新項目開工建設,帶動周邊地區和相關配套產業鏈的就業機會。
除了保就業,提高貧困家庭學生受教育水平,對于切斷貧困代際傳播非常重要。但在貧困地區,往往教育都非常落后。因此,社會各界都把助學作為脫貧幫扶的重要組成部分。益海嘉里同樣很早就開始關注貧困農村的教育問題。2007年“益海嘉里助學工程”啟動,通過捐資建設益海學校等方式,先后在全國16省、直轄市、自治區資助援建了36所益海學校、3所益海助學中心,目前約有16000多名學生和近千名教師在新的學校環境中學習和工作,幫助改善貧困落后地區教育條件和教育水平。
除了中小學,益海嘉里還通過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與中國烹飪協會合作,發起“金龍魚烹飪班”,匯聚各方力量。此舉旨在資助有志于餐飲事業的寒門學子入讀合作院校的正規烹飪專業特訓班,學得一技之長,解決就業問題,帶動家庭脫貧。“金龍魚烹飪班”目前已在揚州、昆明、上海三地開設,招收學員215人。第一屆揚州金龍魚烹飪班的學生已經學成畢業,益海嘉里旗下企業還招收了其中部分優秀畢業生到公司工作,直接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任務更加艱巨。但是,有國家的扶持政策,有貧困地區民眾的辛勤勞動,有社會各界和愛心企業的幫扶,相信我們一定能勝利完成目標。益海嘉里也將繼續發揮自身的產業優勢,加大對脫貧產業的支持力度,穩定并開拓更多就業崗位,堅定支持脫貧攻堅取得勝利。
服務熱線:400-616-5757
聯系電話:021-31199999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博成路1379號金龍魚大廈
公共事務郵箱:contact@cn.wilmar-intl.com
ESG聯絡郵箱:Sustainability-Yihaikerry@cn.wilmar-intl.com
Copyright ? 益海嘉里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2009 京ICP備:12025066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