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224項 基本覆蓋日常消費食品品種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食品安全標準與檢測評估有關部門表示,我國已累計制定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1224項,基本覆蓋日常消費的食品品種。
國家衛生健康有關部門正不斷建立和完善滿足我國健康保護要求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目前,我國所有省份2808個縣區皆有設置食品污染監測點,檢測品種涉及糧油等29大類,監測項目259項,涵蓋種植養殖、糧食收貯、生產加工等各環節。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
國家市場監管有關部門出手 整治校園周邊“五毛食品”
日前,國家市場監管部門發布《關于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市場品”整治工作的通知》,宣布將開展對在校園周邊售賣的廉價食品進行整治工作。
據悉,不少校園周邊小賣部長期銷售辣面、辣條等單價為0.5元左右的“五毛食品”,這些價格低廉的食品受到中小學生追捧的同時,也可能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隱患。為此,《通知》要求,要加強監督抽檢和核查,一旦發現不合格食品,要督促銷售者下架、停止銷售、退回或銷毀,并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通報不合格的被抽樣單位。
(內容來源:人民網)
“產”“管”兩手抓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4月23日,農業農村有關部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一季度經濟運行情況,并指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呈現了穩中向好的態勢。
據悉,在一季度的的國家農產品安全例行監測中,共抽檢了蔬果、水果、畜禽產品和水產品四大類產品78個品種,9686個樣品,抽檢總體合格率達97.3%。在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方面,《農產品分類與代碼》發布以繼續加快推進安全優質農產品公共品牌發展,滿足消費市場對農產品多樣化、綠色化的要求。
(內容來源:新華網)
人均食鹽攝入量過高 我國首提食品工業減鹽策略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有關部門和中國營養學會4月18日在北京聯合推出《中國食品工業減鹽指南》,力爭到2030年全國人均鹽攝入量下降20%。這是中國首次推出減鹽指南。
減鹽行動已經成為全球控制慢性疾病的共識。中國是世界上食鹽攝入量最高的國家之一,盡管多年來不斷進行減鹽的宣介教育,但人均鹽攝入量仍高達10.5克/天。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一半的國家啟動了全國性減鹽指南或行動。大部分國家在加工食品、食品標簽、大眾宣傳等方面采取了系列減鹽措施。
(內容來源:中國新聞網)
我國一季度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穩定
近日,我國農業農村有關部門表示,一季度我國農業農產品市場運行總體穩定。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2018年生產的早秈稻和中晚秈稻以及粳稻最新的最低收購價分別調整為每百斤120元、126元和130元,同比降低了10元、10元、20元。
2018年國家繼續在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這給種糧農民吃了“定心丸”;另一方面,價格適當調整能夠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有利于稻谷產業的健康發展。在價格水平下調的同時,國家將配套建立稻谷生產者的補貼機制,完善支持保護政策,盡量彌補農民因價格下調帶來的收入損失。
(內容來源:人民網)
服務熱線:400-616-5757
聯系電話:021-31199999
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博成路1379號金龍魚大廈
公共事務郵箱:contact@cn.wilmar-intl.com
ESG聯絡郵箱:Sustainability-Yihaikerry@cn.wilmar-intl.com
Copyright ? 益海嘉里 All Rights Reserved.Copyright ?2009 京ICP備:12025066號-1